概述
德音文教、允中文教院、允中文教基金会创办人。《国乐启蒙》编者。“中华乐教”“国学工程”“大医教育”“乡恩行动”等公益项目发起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子课题——《乐教与国学启蒙教育》课题负责人。多年来,为中国文化核心智慧的传承传播及种子人才培养努力探索,在师范教育、基础教育、中医教育、乐教、文创精品生产等领域不断深耕,为未来世界新教育铺路。倡导“重建中华乐教,复兴文化精神”,系统构建“综合国学教育”。以有机统一的“乐教、医道、明典、修身”为主骨架,探索文化传承与身心教育之道。
目录
主要经历
2001—2003年,提出“重建中华乐教,复兴文化精神”,策划、编辑并出版了中国古典音乐合集《国乐启蒙》,为中华乐教代表性作品之一。
2003年,成立德音文化教育中心(简称德音文教,隶属原西安德音文化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更名为西安德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高校、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举办讲座等活动,开展乐教与中国文化启蒙教育及风尚培育工作。
2004—2005年,策划并制作出版了国乐经典作品《林友仁姚公白先生古琴雅集:鹤鸣九皋》《罗守诚先生笛箫精品集:望月》。
2006—2012年,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子课题《乐教与国学启蒙》,先后在北京、浙江、陕西、内蒙、上海等省市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乐教课题实践研究及乐教师资培养。
2008—2012年,德音文教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设立了“弘扬国学公益工程”项目,在师资培养、志愿者队伍建设、边区支教、高校国学教育等各个方面有了深入推进。逐渐形成了“明典、乐教、医道、修身”为主骨架的“综合国学教育”体系。
2010年,发起成立允中文教院,2011年在陕西省民政厅正式登记注册。开展了允中教师学园、允中企业学园、允中父母学堂、允中高校校外国学院等多个基础教育及社会教育研究、实践项目。发起了“乡恩行动”“大医教育”“大学生修身教育”等多个公益项目。
2017年,发起成立允中文教基金会,2018年在西安市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系统深入开展“中华乐教”“乡恩行动”“大医教育”“大学生修身教育”等公益项目及支持允中教育科研。
十多年来,德音老师在高校中倡导“修身自觉、升华志趣”的校园学习风尚,通过“允中大学生修身教育”,引导青年人自律自省,自觉修习中国文化,助力高校精神文明新境界。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等30余所高校举办元典、乐教、修身励志等专题讲座百余场;开展四大主题名师讲座:“国乐大家高校行”“中医文化与大学生健康季”“中国文化元典辅读”“中华文明大讲堂”二百余场;建设高校校外国学院,开设中国文化核心智慧传承深度体验式课程及大医计划、南风计划、建业计划、乡恩行动等多个专题研修班,以载道育人为核心,助力青年学子树立文化自信,提升生命境界,为大学生群体的文明风尚建设做出宝贵的实践。截止2020年底已举办课程40余期,资助培养优秀学子5000余人次。
建设允中教师学园,以中国文化精神与思维为主体,融会东西方文明与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为教师们的终身学习与生命成长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和动力,让“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成为每一位教师内心深处的真信念,系统培养教师基本功、师德师范,并为“综合国学教育”(包括乐教、经史、健康教育、心灵教育、体育等)培养专业师资。在文化复兴建设的实践中,传承文明、净化人心。2006年至今,德音老师带领团队举办“乐教与综合国学教育”师资研修课程15届,为二十几个省市县教育局举办师资课程近30期,将“综合国学教育”全面融入教师修身、日常教学以及校园环境创建等,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国学教育继往开来、传承创新做了大量极有价值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社会教育与“全民修身”倡导,举办允中父母学堂,通过公益讲座、父母课程、网络传播、社区教育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为企业管理者及社会精英人士搭建修学体验中国文化的平台;也曾受邀为台州市委宣传部、榆林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妇联、东莞市妇联、陕西省民政厅、中欧商学院、中国移动、中石油、方太集团、光大银行等多个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媒体单位举办讲座,倡导全民修身。
主要研究方向
教育方向
1.中国文化传承规律研究;
2.中国文化认知科学体系研究;
3.教育心理学研究;
4.中国文化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传统的深度研究;
5.综合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6.中国文化通识教育
7.古典教育与未来教育
8.东西方大学教育发展史
9.东西方家庭教育与家族传承
10.乡村教育研究——中国文化传承与当代乡村教育创新发展
1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乐教与国学启蒙
……
人文方向
1.儒释道元典体证及阐释体系
2.乐教及中国音乐史
3.艺术哲学与思想
……
主要教育思想
综合国学教育
‣ 教育的终极理想是让每个人“明明德”,是“明明德于天下”。(摘自德音老师《综合国学教育纲要》讲记2006)
‣ 允中教育主旨:“以人格教育为根,生活教育为本,审美与创意教育为两翼,而后发展专长。” (摘自德音老师《综合国学教育纲要》讲记2006)
‣ 教育不应该是强加和填塞,教育是感召和发现,是一场心灵感应,是一个心灵觉醒和升华的过程。(摘自德音老师《综合国学教育纲要》讲记2006)
‣ 回归教育的平常心,正常、自然,深刻地体察人性,才会符合教育之“道”。(摘自德音老师《综合国学教育纲要》讲记2006)
‣ 打破学科的边界,以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培养未来的大家。(摘自德音老师《儿童认知科学与阅读能力提升》
‣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其实需要一些前瞻性,我们不能总是跟在时代的后边,等时代已经发展了,再去学习新东西。我们应该站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道”——根本规律上面,有前瞻性地去看问题,超越地去看问题,这样才能看到更本质的地方,才能够让我们的教育工作得其先机。(摘自德音老师《儿童认知科学与阅读能力提升》
‣ 回归觉悟者的本心,随时随地觉照身心,是每一个生命应该具有的修养,是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自始至终的根本。(摘自德音老师《觉者之路——〈大学〉与儒释道心法》讲记2008)
‣ 今天的国学启蒙教育绝不是复古,它是现代教育;上承千古圣贤教化的道体,活在当下;下至大众日常生活的智慧,常新常在,尝试化解现代人生存的困境,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回归、生命价值的重建提供一种现实的选择。(摘自德音老师《现代国学启蒙教育探索与展望》讲记2003)
‣ 为什么综合国学教育四大主骨架是“乐教、医道、明典、修身”呢?首先,四大主骨架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恰恰是中国文化复兴中最薄弱的点。第二,四大主骨架是允中教育的核心特色,我们提倡“以艺载道,以道统艺”,而修身是包含百艺功夫的。第三,四大主骨架最容易启迪人的性灵,最容易身心合一去实证,最容易在精神思维和实操层面一体长进,它是最好入道的载体。第四,四大主骨架可以很好地融入生活,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可以熏陶、涵养。第五,中国文化是一以贯之的,是全人教育,是内圣外王、内修外证。真功夫是道术一体的。因为中国文化本身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的国学教育要符合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啊!(摘自德音老师《综合国学教育纲要》)
师范教育
‣ 一支有真品德、真功夫的教师队伍是国学教育扎根成功的根本保障,百年大计。(摘自德音老师《大道平常天心妙——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与师道传承》讲记)
‣ 教育是守护人心的阵地。社会赋予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和特殊性,教师要有理想和信念。(摘自德音老师《大道平常天心妙——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与师道传承》讲记)
‣ 真正的传承不仅仅在文字里、思想中,还在于以精纯的品格与不朽的精神身心体证,以心印心。(摘自德音老师《大道平常天心妙——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与师道传承》讲记)
‣ 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是教师的自我修行,自立立人,从点滴处为孩子一辈子着想。(摘自德音老师《青少年的修身教育与教师内功训练》讲记)
‣ 老师们进步一分,孩子受益一百分。希望每一个老师,从自己做起,让自己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真种子,让自己成为中国老祖宗这些智慧的生命境界呈现的一个载体,然后把自己活得精彩。如果功夫没到自己身上,修养没到自己身上,境界没到自己身上,通通空谈,那真的不叫种子老师,甚至也不叫老师。(摘自德音老师《青少年的修身教育与教师内功训练》讲记)
‣“不能悦己,如何动人”,这也是教育的一个基本法则。教育绝对不能照本宣科,这是没有生命力的僵化的东西,教育永远必须从心出发。(摘自德音老师《点亮•唤醒•新生——综合国学教育之路》讲记)
‣ 面对国学,我们都是小学生,不要把自己当作老师,而是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而这种共同学习的状态和精神恰恰是最好的言传身教。(摘自德音老师《点亮•唤醒•新生——综合国学教育之路》讲记)
‣ 点亮就是提升个体生命境界,唤醒是影响群体精神与文明的自觉,而新生是内外一体,个人与社会的共同新境界。(摘自德音老师《点亮•唤醒•新生——综合国学教育之路》讲记)
‣ 好的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年后依然在生活中,心田里,与智慧和美善一起生长。(摘自德音老师《中国文化的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讲记)
‣ 中国的教育是全人教育,人格养成是根本,生活智慧与生活艺术无处不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谋生技能、身心安顿都包含在内,要培育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利益观、生态文明理念,使学生在真功夫的磨砺过程中变化气质、涵养德性,这是教育真正的任务,而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摘自德音老师《中国文化的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讲记)
‣ 未来的教师一定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老师们一定要守护好我们内心的温度和亮度——温度是关乎至情至性的,亮度是关乎智慧和觉悟的。(摘自德音老师《写作与叙事》)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损失孩子们的想象力为代价,去给他灌输知识。(摘自德音老师《写作与叙事》)
‣ 当一种文明,一种思想没有在人心中找到天性本有的位置的时候,就会慢慢僵化而成为教条。如果德育仅仅是简单的说教,那么,它很难有长久而深刻的生命力。德育离不开美育,离不开智育,离不开体育,德智体美是一体的。一个真正有德行、有品质的人,离不开我们今天视为副科的音体美。(摘自德音老师《复兴之路与德育之根》讲记)
‣ 青春期蕴含着生命的巨大能量,这每个人都会亲身经历的过程是洞察生命奥妙、激发生命潜能的绝佳机会。我们要让青春期成为正能量升华的过程,不要让它成为负能量积聚的过程。(摘自德音老师《养正培基,升华志趣——青春期预备教育综述》讲记)
圣贤教育心法与传承式人才培养
‣ “中国文化核心智慧的传承既需要文字、影像等许多实物载体的记录,更需要一个个真实的生命以觉悟的心灵、不朽的精神和鲜活的气质所呈现的生活型态。”(摘自允中文教使命)
‣ 中国文化为什么叫中道,因为它不二,圣凡不二,一念觉就是圣者,一念迷就是凡夫。所以任何时候,不要去高推圣境,不要去贬低自己。(摘自德音老师《中庸·混沌·涅槃——儒释道认知科学与中医思维》讲记)
‣ 回归到赤子之心,回到婴儿状态,给自己留下直面本心、连接天地精神的空间。(摘自德音老师《中庸·混沌·涅槃——儒释道认知科学与中医思维》讲记)
‣ 学习任何东西要把自己清空,不要让自己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和观念。在生活中是这样,人际交往中是这样,医学之路上更是这样,观念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对于生命而言,可能性永远是无限的,我们不要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局限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摘自德音老师《中庸·混沌·涅槃——儒释道认知科学与中医思维》讲记)
‣ 中国文化的认知科学最高深的地方,是当体验者、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合一,就是当人、天地、宇宙完全合一的时候,就没有了被观察者,没有了小我。那是谁在”知“呢?所以,如果有个”知“,就还是有一个小我在,有一个”我相“在。所以,如果你还以为我有一个方法,我有一个技术,都是小我未除,不是大道。(摘自德音老师《中国文化特质与中国文化教育》《中国文化的认知科学》系列讲记)
‣ 真正中国文化的修习,一定要去体道、证道。因为中国文化的门门道道,它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点的,就是“明心体道”。(摘自德音老师《慧朗乾坤·光鉴万古——中国文化的元典及其进修之道》系列讲记)
‣ 中国文化广大精微,绝不仅是书籍文字和义理辞章,更是生活状态和身心境界,要炼就真学问、真功夫,需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在沉静超然中全身心投入体悟,在做人做事中不断磨砺修省。(摘自德音老师《慧朗乾坤·光鉴万古——中国文化的元典及其进修之道》系列讲记)
‣ 中国文化的百艺皆是修身养性的,其核心内涵都是“载道”,“载道”才是它的永恒价值。无论是练书法、弹琴、习武、香花茶道等等,只要它能让人沉静下来,让人身心调和,让人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一个空灵虚静,与天地万物合一的状态,也就是与道合一、天人合一的状态,就叫“载道”。(摘自德音老师《永恒的灵感与至美——体验中国文化之“道”》讲记)
‣ 儒道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根源于宇宙生命根本认知,根源于圣人对世界的觉悟的这样的一个体认的过程。儒道当然可以治国。儒道当中,人道和王道是两个主体。治理天下的学问就是内圣而外王,这是儒道的根本核心。天人合一,内圣外王。(摘自德音老师《人天大道——中华文明演进史》讲记)
全民修身
‣ 我们今天这样的一个时代怎么样重新回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回到中国人的精神主体上来?全民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礼记·大学》中的原话,全民修身也是我们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最好的方式、载体。(摘自德音老师《安顿身心的成人之道——〈大学〉与修身》讲记)
‣ 敬畏天地、敬畏生命、顶天立地,这是文明的根,是文明所必须要坚守的精神,也是文明最基本的要求。(摘自德音老师《安顿身心的成人之道——〈大学〉与修身》讲记)
‣ 以至诚之心恭敬一切,博读圣贤书,汇通中西,雅乐养心,踏实做人。(摘自德音老师《中华文明的担当与青年的责任》讲记)
‣ 物质永远淹没不了人,但物欲会。(摘自德音老师《中华文明的担当与青年的责任》讲记)
‣ 每一个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都跟观察者本身有关,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决定于我们自己的状态和境界。(摘自德音老师《中国文化的认知科学》系列讲记)
‣ 我们原本都应该拥有音乐的耳朵、诗的心灵,善于从一切处汲取养料、丰富人生,寻回心灵的高贵与人性的尊严。(摘自德音老师《涵育性灵,养护天德——中国人的乐教与生活艺术》讲记)
‣ 在圣贤教化的国度“仁义”“慈悲”“上善”(儒、释、道)的基因其实是民族的群体潜意识中,人人都有的,古代是没有大众言行的方便记录呈现,而现在是文化断层后的唤醒与重建,当然不是重建某些制度架构和习俗,是重建国民精神家园和天德流行的风尚。(摘自德音老师《仁义与慈悲——中国文化的慈善观与公益事业简史》讲记)
‣ 变生存压力为生活智慧,化琐屑生活为和谐人生。(摘自德音老师《亲子同行,收获生命成长的喜悦》讲记)
‣ 和孩子一起,寻觅明净安宁的精神家园,发现精彩美妙的至真至善,收获高尚充实的生命信念。(摘自德音老师《亲子同行,收获生命成长的喜悦》讲记)
乐教
‣ 在今天,作为全民教育的乐教,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职业音乐家,而是要通过美感的焕发,培养人的和谐与超越精神,进而养成具有完整挺拔人格的“人”,使每一个人都能懂得变生存为生活、化琐屑为和谐的人生智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而实现生命境界的提升和真正的人生觉悟。(摘自德音老师《乐教专刊序言·重建中华乐教》2007年)
‣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礼记•乐记》)。“乐教”之乐,中国的“礼乐文明”之乐,它一定是天德长养出来的花朵。如果离开了天德,就不能叫做“乐教”,也谈不上礼乐。所以今天的乐教复兴,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开始,重建天德,找回天德。有了这样的基础,那天德流行的社会,一定是礼乐昌明,非常昌盛的一种文明景象。(摘自德音老师《重建天德社会——乐教的现代复兴》讲记)
‣ 音乐是我们一个时代文化风尚的风向标,是我们时代精神和心灵的一个映照,这是非常分明的。“乐由心生”,也代表着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了解时代,了解众生百态,通过音乐,我们能够非常快速地知一切众生心。所以我们应该用音乐来升华生命,也需要通过改变我们的心来提升音乐的境界,而不应该再让音乐去沉溺。(摘自德音老师《涵育性灵,养护天德——中国人的乐教与生活艺术》讲记)
‣ “大乐与天地同和”,一个生命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创作和演绎出来的乐是和天地的律动、天地的精神气质相匹配的,这就叫做“天人同构、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在天地间,他就流淌、传达着天地精神的风骨气质。(摘自德音老师《乐以载道——中国音乐的精神》讲记)
‣ “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就是以和天地共振的“乐”感召,带领生民万众合于天地大道,离妄知常,觉悟本心,走上生命升华的人天之路!让人在音乐充满生机的律动中与天地共鸣而和同为一,和睦、和谐、和畅……妙不可言!(摘自德音老师《允执厥中与乐者敦和》讲记)
大学生修身教育
‣ 允中高校校外国学苑宗旨:做人做事,明心体道。
‣ 最高深处最平常,那个高深的极致是领悟了无上道。而那个平常的极致就在一点一滴的为人处世中。(摘自德音老师《做人做事,明心体道——允中高校校外国学苑》讲记)
‣ 从此刻开始,珍惜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静则一念不生”,像我们刚开始呼吸一样,一个杂思妄想都没有。“动则止于至善”,我们走上这条路,就要从觉照身心、升华身心做起。(摘自德音老师《中国文化特质与中国文化教育》讲记)
‣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不论做传播与传承,还是做创业项目,从起心动念,到设计过程,到出手的一切行为和言语都要恒守正见、利益天下!这才是我们今天的精英学子们该去做的事。(摘自德音老师《公众传媒与社会教育》讲记)
‣ 不要在表面的显意识当中去争意见,而是多多去唤醒大家无限的真善美的潜意识,这是传媒的很重要的任务,不是去唤醒那个潜意识当中的黑暗面,而是要去唤醒潜意识当中的至真、至善、至美,这个民众的群体唤醒工作,是传媒人的毕生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使命。(摘自德音老师《公众传媒与社会教育》讲记)
大医教育
‣ 大医宗旨:观象于天地,会心在治理,济世惟精诚,成道本当下。
‣ 无上净观。
‣ 真正的大医精神是矢志不渝的、生生世世不忘的、坚定不移的天下无病的信念。(摘自德音老师《大医精诚》讲记)
‣ 大医之体是由心境引发的整个的身心生命体的状态、境界。(摘自德音老师《大医精诚》讲记)
‣ 大慈恻隐之心既来自于我们对圣人的感召;也来自于我们自己智慧的突破。当我们的智慧越深透、越空灵、越广大的时候,越能够对一切生灵的痛苦感同身受,越能够生出对苍生的悲悯。所以,慈悲来自于智慧。(摘自德音老师《大医精诚》讲记)
‣ 一个医生,永远应该给人信心,给人力量,不是用负能量的标签去评判病人,面对生命我们永远要有信心。(摘自德音老师《中庸·混沌·涅槃——儒释道认知科学与中医思维》讲记)
‣ 医患关系是主客一体的。我们的内功长进一分,我们的认知拓展一分,我们的心境开朗一分,我们的正气正能量增加一分,我们的患者就受益一百分。(摘自德音老师《大道渺渺惟精一——中国文化的医道精神》讲记)
‣ 真功夫在医外,而真正医外的基本功需要触类旁通,其实是让你玩,但是看你玩不玩的上路。吹笛子、弹琴、写书法、打拳、爬山,各种各样的全算。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愤不发,不悱不启,医外的功夫是无处不在的,在生活中,在一切处。但是,医外的功夫要以“志于道”为目标,再到能够练心,能够练身,能够练功夫。(摘自德音老师《立身与济世——生命的反思与超越》讲记)
‣ 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纷繁复杂,离不开的是我们的觉知,如果没有我们的觉知,它又从何而存在呢,是不是这样?会万物于己,归根曰静,每一个都归到根本上去。(摘自德音老师《归根、复命、知常——道家与中医漫谈》)
乡恩教育
‣ 乡恩行动是把中国未来新教育最精华的内容直接的送到乡村孩子的心里,扎根在他们心里,播下这颗种子。(摘自德音老师《自净其意,生命成长——乡恩行动志愿者内功》系列讲记)
‣ 比语言更重要的,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默契。任何一场好的教学都是双方共同完成的。今天大家的状态开心一点点,心量扩展一点点,洗心洗得干净一点点,小学童就会受益无数。(摘自德音老师《自净其意,生命成长——乡恩行动志愿者内功》系列讲记)
‣ 教育是人把所学到的所有知识技术全都忘光了的时候,身上依然剩下的东西,心里依然在的。所以我们的乡恩行动整个的教学的过程,都是以培养孩子们的对高尚、高雅的人、事、物的趣味为根本。(摘自德音老师《自净其意,生命成长——乡恩行动志愿者内功》系列讲记)
‣ 以人格教育为根,生活教育为本,审美和创意教育为两翼,“乐教、医道、明典、修身”为核心,我们将用最美、最精彩的精神食粮,给家乡的孩子们带去大智慧的启迪,从一点一滴处为他们的一辈子着想,真正帮助每一位乡村儿童和每一位志愿者自己找到安身立命之所,顶天立地之根!(摘自德音老师《自净其意,生命成长——乡恩行动志愿者内功》系列讲记)
‣ 我们要回报的,不仅仅是故土家园,我们要为全中国人民去坚守最美好的青山绿水,最清净的精神家园。(摘自德音老师《自净其意,生命成长——乡恩行动志愿者内功》系列讲记)
‣ 乡恩就是报恩,所有的乡恩志愿者就像管道一样,成为光明的传递者。(摘自德音老师《自净其意,生命成长——乡恩行动志愿者内功》系列讲记)
‣ 咱们能教给孩子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发自内心对乡恩小学童的守护是无限的!愿每一个乡恩小学童感受到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意,愿他们生起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期盼!(摘自德音老师《自净其意,生命成长——乡恩行动志愿者内功》系列讲记)
‣ 给人以物质上的帮助是容易的,但立人于心灵和精神则是我们的使命!(摘自德音老师《心光——志愿者精神与做人做事》)
‣ 最伟大的教育是化身无数的身教!反躬而诚、修身自觉、每日操练、日日新生,这是成为一个合格乡恩志愿者的必经之路。(摘自德音老师《心光——志愿者精神与做人做事》《福田在心——中国文化的修身之道与新时代志愿者精神》)
企业领袖修养及身心实证
‣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各行各业的人,不管是哪一个方面,能够去专修,能够有一段时间在自己的整个生命境界的转化当中有一个突破,这个非常重要。(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道德经》讲记)
‣ 中国文化从来都是阴阳相生、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超越二元对立,直入实相本源。所以,我们如果通过读《老子》,把它的这一套辩证思维掌握的话,在任何事情上能够以中道思维去做事情,就会非常棒。(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道德经》讲记)
‣ 人首先要保证一个基本成就,就是生命的成就,没有这个基本成就,那些身外之物都是虚的,都是骗人没商量,有这个基本成就,那你尽管去做利益天下的事儿,那就是菩萨道了。(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格言联璧》讲记)
‣ 我们只要大家在一起,跟圣贤连电,跟经典连电,互相照镜子,互相提携,互相警示。能够提醒自己时时刻刻保持一颗空灵的心、干净的心、恬淡的心、安宁的心。只要在这个状态中待得越久,人就越正常、越健康,哪怕碰到事,也还能够回到这个正常的状态去对付它。(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格言联璧》讲记)
‣ 任何一个组织的灵魂人物、领袖,首先是安顿好自己的身心。《大学》里面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之前有诚意正心。我们的企业领袖们,能够在一个很好的生命状态当中——丰满、健康、茁壮、兴盛,事业也就会好起来!(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格言联璧》讲记)
‣ 只有一个能做到修身自律、能降服自己的人,他才有那样的人格力量去摄受大众,才能够做众人之领袖。(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格言联璧》讲记)
‣ 员工的职场幸福,员工健康就是企业的创造力,生产力,凝聚力!(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格言联璧》讲记)
‣ 企业管理者对职场人的关爱,本身就体现着人道主义,体现着文化素养。这些是企业实力的重要体现。(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格言联璧》讲记)
‣ 领袖的灵性思维决定了企业的创新力,工作人员的灵性思维决定了工作的效率和整个的生长力。(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格言联璧》讲记)
‣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转尘劳为净域,就是在所有的这些红尘的辛劳当中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光自己建立,还能带领您的家人、家族和您的企业里的员工,您所能够摄受的所有有缘人一起,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就是自净其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然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摘自德音老师允中企业学园书友会《道德经》讲记)
艺术精品创作
德音老师非常重视儿童精神食粮的甄选与精品生产,多年来在教育讲学中倡导全社会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视听环境,贡献更多儿童艺术精品。为允中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影音库、电子图书馆,甄选了大量经典资料。编著有乐教经典作品《国乐启蒙》,编创有《德音乐歌》等系列具有古典神韵的儿童艺术歌曲。并为“乡恩行动“创作了《光的种子星星的团——乡恩志愿者之歌》,编制了《乡恩歌集》《乡恩乐教课堂》等教程。
公益事业
允中文教院
2011年发4月起成立允中文教院,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发掘、整理、弘扬中国文化精粹,并通过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社会教育、生活社区、出版制作等立体系统,多角度、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与人才培养,落实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工作。
现已形成允中教师学园、允中企业学园、允中南山学园、允中父母学堂、允中高校校外国学苑等课程体系。
允中文教基金会
2018年1月发起成立允中文教基金会,立足于支持允中教育事业及其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慈善事业。以筹募资金支持“中华乐教”“乡恩行动”“允中大医教育”“大学生修身教育”等品牌公益项目及允中教学基地建设为主要职能。
德音文教
2003年4月创办德音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倡导弘扬中华乐教,现已成为允中教育(公益系统)旗下社会企业。2017年以来致力于数字音乐平台建设、国乐精品创作及生产、儿童艺术精品创作及生产,已发布“德音乐也”“德音乐教”微信小程序及《国乐启蒙》数字专辑。
出版编著(主要作品)
《国乐启蒙》
《国乐启蒙》是由德音文化出品,德音老师选辑编著的一套中国古典音乐经典作品的精品集,体现乐以载道,倡导乐教复兴,以文化精神为内核、文化演进为线索,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国乐宝库的深刻性与丰富多样,呈现出中国气质的绚烂与唯美,是“综合国学教育”乐教部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乐启蒙》自2000年开始制作,2004年CD版正式出版。全套包括圣贤、苍生、四季三个主题系列,12张专辑,近80首国乐经典曲目的经典版本。
2019年《国乐启蒙》数字专辑在德音数字音乐平台——“德音乐也”微信小程序正式发布。
“在对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及近现代中外音乐教育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征求汇集了国内音乐界、教育界、文化界多位名家学者的建议意见,精选编排了这样一套国乐合集。选曲范围并无古今的界限,也主要不是按学术意义上的功能分类,但在多样性中力求体现出内在的一贯,其重心是健康、优雅与文化精神。以德音君子之乐为主为正,以“广博易良而不奢”(《礼记·经解》)、“乐而不荒,哀而不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并适合儿童心智特点欣赏为原则,或安详沉静、悠远深邃,或优雅和畅、古朴自然,或天机流露、灵动活泼……无论长幼,于其中涵养性情、开启灵智、和谐身心,其乐陶陶。如此以盼代代继承中国文化精义之神韵与独特气质,使华夏文化重放异彩、贡献人类文明。”(摘自德音老师《走进德音雅乐——<国乐启蒙>教师家长必读》之《国乐启蒙》编选理念)
《鹤鸣九皋》
《林友仁姚公白先生古琴雅集:鹤鸣九皋》是德音文化2005年出品的国乐经典系列著作之一,由德音老师编著,国乐大家林友仁、姚公白先生古琴雅集。作品收录了《秋宵步月》《鹤鸣九皋》《流水》《普庵咒》等9首曲目,是林友仁、姚公白先生在大陆地区录制出版的唯一独奏专辑。
《望月》
《罗守诚先生笛箫精品集:望月》是德音文化2005年出品的国乐经典系列著作之一,是由德音老师监制、录制的罗守诚先生笛箫精品集,作品收录了《平湖秋月》《塞上曲》《连环扣》等17首曲目,是罗守诚先生个人独奏专辑代表作品。
· 国乐启蒙 | 美善人生,从乐教开始——中国文化人文艺术启蒙必备,《国乐启蒙》(一)数字版重磅发布
· 中华文明大讲堂 | 德音老师:《中庸·混沌·涅槃——儒释道认知科学与中医思维》-甘肃中医药大学讲座报道
· 中华文明大讲堂 | 德音老师:《中国艺术的精神与人生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