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泉老师-文章
9 篇
序 锡兰“摩诃菩提会”创立者达摩波罗居士,在1893年参加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时,结识了美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返国途中,经李提摩太介绍,从南京请杨文会到上海与达摩波罗会面。这是两位东方佛教居士,对近代 …
太虚大师的时代课题是面对东西文化的冲撞和交汇,谋求佛教的复兴和现代化。本文以太虚《佛法概论》和《中国佛学》为主,结合太虚相关论著,探讨太虚应对东西文化和教内外的挑战,以契理契机的中道智慧,为人间佛教的定位和中国佛学的重建,构画了清晰的思想路线图。
内容提要:太虚大师的时代课题是面对东西文化的冲撞和交汇,谋求佛教的复兴和现代化。本文以太虚《佛法概论》和《中国佛学》为主,结合太虚相关论著,探讨太虚应对东西文化和教内外的挑战,以契理契机的中道智慧,为人间佛教的定位和中国佛学的重建,构画了清晰的思想路线图。
考察佛教与科技的关系,不得不面对相当吊诡的现象:一方面,近代自然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证实了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佛教思想与科学发现的高度相容性。另一方面,佛教虽然在历史上罕见扼杀科技创新、迫害科技人士的事实,但近代以来受佛教影响的东方国度科技落后于西方,也是不争的事实。周瀚光教授主编的《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一书,以宽广的视野和翔实的史实,论证中国佛教在数学、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生物学、地理学、建筑工程学、古代技术以及博物学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这部皇皇大著,不仅填补了中国佛教史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空白,也促使人们对佛教与科技的关系有更深入的思考。对佛教来说,科技属于世间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