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海林教授 | 曾侯乙编钟六阳律的三度定律及其音阶型态

曾侯乙编钟六阳律的三度定律及其音阶型态

修海林

“妥宾”——相当于周律的“蕤宾”。“蕤”“妥”同音通假。

“无睾”——相当于周律的“无射(音yi)”。“睾”“射”同音通假。

“黄钟”——相当于周律的“黄钟”。

“大簇”——相当于周律的“太簇”。

根据已有的对曾侯乙编钟上层钮钟音乐性能的研究成果,上层二、三组钮钟原本为一套,或可用于演奏。还可推测它与中、下层甬钟并非同期同批铸造。钮钟与甬钟音律并不相合,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钮钟与甬钟同属曾国钟律体系,从曾侯乙全套编钟的最终设计讲,钮钟的按排不仅服从其整体设计的需要,并且从其实际功能上来讲,其理论设计(定律方式) 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可能用于钟乐表演的意义。它所传达的,主要是有关曾国六阳律生成定律的理论信息(或者说是生律思维模式)。

在上层钮钟中建立的,是宫——徵、商——羽这两组各具五度律关系的“角—曾”结构,其中的徵、羽“角—曾”结构只是宫、商“角—曾”结构起五度律位上的重复与派生。宫、商“角—曾”结构较之徵、羽“角—曾”结构,在曾钟律制设计上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这可以在中层甬钟所显示的“角—曾”结构中得到印证:

下面,我们转引李纯一研究曾侯乙编钟所作的一个图形,它有助于理解曾钟律制中两种生律法的互补、融合,并由此进到有关七声新音阶在曾钟律制中存在的问题上去:

就编钟的演奏而言,隧部音的发音效果及演奏的便利程度要大大胜于鼓部音。古代乐人在钟律整体音响、音列的设计、安排上,必然会顾及到并掌握这一重要特点。由这个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若是将古音阶的商角(#fC发音部位均在隧部)与曾侯乙编钟生律具有的《管子》生律特征放在一块考虑,就可以看到实际存在着的,可在隧部上演奏的新音阶型态:

〈图四〉下层二、三组



这里仅仅是以中层甬钟隧音设计中体现的五声性为例。但是,正是在下层二、三组中钟列的隧音设计中,我们看到了具《管子》生律特征的完整七声新音阶型态。那么,《管子》生律结果的七声新音阶型态在钟律设计上还有没有其它别的存在方式?我们可以试将中层二、三组钟序加以对照:

〈图六〉

————
注释
①  黄翔鹏:《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音乐研究》81年第1期)。

② 《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与论文汇编》第30页 (湖北省博物馆编)。

……

 

文章转自《中国音乐》1988年第1期

允中文教院转载发布

排版:嘉瑞

编校审核责任人:无极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