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嘉幸教授 | 魏薇采访大师·刊

魏薇 :您一生都在从事音乐事业,有很多学生称呼您“教授”“老师”等等,那这些称呼里您最喜欢哪个呢?

谢嘉幸教授 :我觉得对我最重要的一个称呼是“老师”。因为我爸爸是老师,我姐姐哥哥也是老师,我们一家有九位音乐老师。在90年代当时我们家做了一个《家有琴童》的节目,节目播出以后,观众都惊呼:哇,你们家怎么有那么多音乐老师。所以作为音乐教师,我觉得学生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幸事。

魏薇 :您当时在中国音乐学院从事研究所所长的工作,那您能跟我们讲一下当时创立的宗旨和理念吗? 

谢嘉幸教授 :我觉得搞音乐理论一定要付诸实践,让实践深化理论,让理论指导实践,这是创立的宗旨和理念。当时我有很多很好的老师,他们都是我师长辈的,我当所长的时候我就把他们都请过来,我们一起谋划。其中一个音乐节即“传统音乐节”就是那时共同谋划提出来的。

因为北京有国际音乐节,有现代音乐节,有流行音乐节,但是就没有属于中国自己文化的传统音乐节。所以当时就想说到底是先搭平台,还是先搞研究,还是同时进行,后来大家一致意见,我们先把传统音乐节给创办起来。后来还做了许多这样实践性的研究尝试。

魏薇 :我们曾经在小学音乐课本上看到谢老师您也是编委之一。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编委、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音乐教育基础的负责人……您怎么看待音乐的启蒙和基础教育呢?

谢嘉幸教授 :音乐是听觉感知的艺术,孩子有了听觉能力,就具备了接收音乐教育的条件了。因此,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最好给他听最美的音乐。因为情趣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和品格,调节情绪,丰富情感,促进听觉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更是如此,基础教育阶段工作做得好,可以让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愉悦和感受成功的喜悦,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曾经有一个音乐老师问我:学习音乐难道不需要门槛吗?我说搞音乐专业需要门槛,但是获得自己的音乐生活,不需要门槛,那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我觉得这是音乐教育基本的理念,所以后来我提出《为人生而音乐》。我虽然是在专业音乐院校,但实际上除了我的理论研究,我非常关注音乐实践,当然也包括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启蒙教育,我的公众号“幸会音乐”的五个板块“悟乐新语”“课堂有话”“在线辅导”“表演天地”“家乡的歌”最能代表我现在想说的话,这里有许多优秀的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教育界专家加盟,大家一同为中国的音乐艺术也包括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默默奉献着一份力量。 

魏薇 :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音乐启蒙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吗?

谢嘉幸教授 :音乐启蒙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孩子的音乐能力的发展要早于语言能力的发展,现在更有专家主张将音乐教育运用于胎教中。可见,音乐是和人的生命节律、运动发展都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在一个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可以跟着音乐来进行律动。这就是音乐的作用,它在人们一生的教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说到音乐启蒙教育,我有一些概念需要进行澄清。

我们要强调音乐教育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一定要注意,我们是为了人的发展来接触、了解、学习音乐,而不是强迫孩子学习,或者仅仅为了达到考级目的。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非常准确地说明了早期音乐教育的目标,一个孩子的成长,只有在诗意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在音乐中才能够得到完善和提高。

2017年我提出“母亲音乐院校”,有人误解成学音乐要从妈妈抓起,这是概念上的错误。我认为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进行的母亲教育,因为音乐促使家庭和睦、母子和谐,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所以在启蒙音乐教育过程中,早期教育无论是从家庭教育、亲子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开始,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孩子能更好的步入社会、更自由自在地健康发展。这才是启蒙教育音乐教育一定要做到的。

一方面,在早期妈妈要通过音乐和孩子交流,比如唱歌,摇篮曲。音乐是最好的语言,就像还不会说话的幼儿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她会哼哼呀呀的跟着音乐进行律动。另一方面,在音乐启蒙教育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借助音乐来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在身心健康方面,音乐的节律能够影响孩子。就像摇篮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安睡。

音乐对智力的发展还在于其次,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是启蒙教育的基本。

魏薇 :您能跟我们聊聊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音乐如何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有效实施吗?

谢嘉幸教授 :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实施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听!我们要让孩子从小要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无论是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古典音乐,都要多听。有人说学音乐是从看谱开始,不是!学习音乐是从听觉的构建开始。熟听音乐三百首,不会作曲也会“哼”,“哼”有味道了,唱才有味道,如果弹奏,弹奏也才有味道。就像孩子学话,刚开始就会哼哼呀呀,这个“哼”就是听来的。教育家做过实验,孩子在学话过程中,“妈妈”这个词得听一千两百多遍,才能在孩子大脑里形成一个概念。因此我们要多让孩子聆听。

如果早期教育从器乐开始也是可以的,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认为乐器学习跟做人是有关系的。弹奏一首曲子,不仅要掌握弹奏技术,还要明白曲子要表达的感情,更要理解作曲家的生平为人。在乐器的选择上如果首选中国民族乐器进入音乐学习,对孩子的民族自信心增长也是不错的。中国民族乐器也有很多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所以,今天给大家的tips是:

每个人都有获得自己音乐生活的权利,不需要任何门槛,它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我们人人都可创造自己的音乐生活。谢嘉幸先生作为从事音乐事业的教育家,他主张把音乐学习和人的培养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音乐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话题。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允中文教院转载发布

排版:嘉灵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