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计划 |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让你的生命和事业美之至也-2019年课程报道

2019允中高校校外国学院大医教育二期课程于八月三日~七日在大秦岭山脚下举办。大医学子们在元典体悟、动静功修习、实操切磋、名家讲堂中悟医道至理,树精诚之志,练身心功夫!

终南山脚楼观台,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据说是老子写《道德经》之地,云遮雾绕、钟灵毓秀,为大医学子们户外活动之所

2019级同学们在清明节的第一期课程里,已是大开眼界,闻道恨晚:

 在《大医精诚》篇中体悟精诚之心,大医之体,为医之法;

 认识“乐”之体用,学会辨析音乐的药性;

在晨曦中诵读元典

“以经解经”“理事合参”,透参《中庸》,汇通元典,体悟大道;

 从筋、膜、气三个层面认识中国传统运动原理,掌握稳定、正位、拉伸、得气等基本方法;

《医古文研读指路》带领同学们从文字进入中医思维,继而引导同学们摆脱文字“象”的束缚;

 更有临床高手明贤医家为同学们讲解四诊功夫,临床心得等。从医德医理到实操实证,整个课程贯穿着“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上净观,天下无病”的修习主旨。

 一期大医学子心得

坚持做功夫,抓紧一切时间,舍弃浪费时间的东西。从身心两方面入手。动功静功锻炼身体,同时读元典提升心灵境界。时时体会身心状态,时时调御,最好功夫不离手。正身以通天地,空心以会宇宙,锻炼“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觉照力。以此辅助大道流行于天地及人体。

——北中医 明立

“雅乐之感人也,性返于正。”好的音乐可以启迪内心,唤醒天性。当读到《史记·乐书》中“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时,更进一步明白了音乐对人的影响。在生活中,觉知自己的重要性,内以养己,守护好自己,看顾好每个念头。做为医生,我想在以后的临床中,音乐疗法该是多好的一种方式呀。

——甘中医 亚娜

用以经解经、经史合参、身心实证的方法去读元典,用音乐去治疗人的身心,宽裕汪汪,不皎不昧。最有力的力量是寂静无声的,沉潜到底,用心学习。时刻观心观身,洗心正念,觉照自身,调御身心。

——陕科大 东甜

“高明的东西不在文字里”,德音老师说。对此我深有体悟:首先,要从体验自己关心自己的身心状态开始,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能止于至善。以戒律为师,戒律是一切功夫的前提,是一切的护身符。跳出戒律的作为简直是胡作非为。学习中国文化必须要有一颗至诚至善的心,把心量放到无限大,心系天下苍生。

——甘医 王倩

清明时节,天清地明,有幸加入这样一个大家庭,心中无限欢喜。

三天的课程虽短但对自己而言如同开启了一个新天地。为医者,首先要发愿,有真正的发心,才谈得上走对路,自然会有助缘。医者,需有对生命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对人心的认知,通达人情世故,从此自然开启一个全新的历程——真正走上觉悟之路。

——北中医 兴虹

本期(第二期)课程中,老师以“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为核心,贯穿了心法与身法、动功与静功、元典与体道、百草与医理、为医与为人、诊断与手法实操等一系列内容,同学们挥洒汗水,凝神体会,琴歌诗舞、欢声笑语中太多收获无以言表。

席地论道——古典学园式的元典学习参

元典修习一是“多读多诵”,元典言简而义奥,常读常诵,不但口齿留香,且每每会有新领悟;二是“以经解经”。老师每讲一段《中庸》,结合文义主旨,同学们或引《大学》,或援老、庄,或依《周易》《论语》《孟子》,还有《礼记》《金刚经》《百字铭》《菜根谭》等等,精彩纷呈,同学们深厚的国学基础和领悟力令人惊叹不已;三是“以问启思”。如《中庸》开篇,带来的疑问直奔根本,振聋发聩:“何为性?何为道?何为教?”,答案既是现成的,又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各自应心。而此后每一堂课,有趣又震撼的问题不断涌现:何谓“夫妇之愚?”何谓“君子之強?”为何说“中庸不可能也?”,老师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待大家绞尽脑汁,引经据典,各显神通之后,或略作点拨,或旁征博引,或机锋喝问,因材施教不一而足。同学们或恍然大悟,或欻然有得,也有闷闷昏昏、甚至茫然若失者,这也是对元典的另一种体会,或者说是体悟元典的另一个阶段吧!

“坐而论道”,体悟《中庸》

大家每天上午就这样席地而坐,手捧《学庸》,在德音老师带领下一边返观内照,一边以经解经,心归无极而体物无遗,《中庸》与儒释道诸多元典互参融会、一体贯通、身心实证……社会伦理与自然法则,为医为人与天下之事,无一不令同学们宏阔心量,启迪哲思,归于明德见性。这样亲近本源、慧光相映的场景,让大家深深感叹震撼,如同柏拉图学园、孔子杏坛一般的深邃思辨、古雅学风、智慧道场,小编着实难以形容。

妙论“精、气、神”

“明师”讲座,耐人寻味

允中在师资选择上一向严格又谨慎,毫不夸张地说,能听到这些老师亲自现身的讲座,机会极其“宝贵”。

本期草药课主讲是数十年踏遍秦岭的医药大家毛老师,他对于秦岭一带的草木药性如数家珍,对诸草药治病有医书未载的自己的独特妙术。本次不但介绍了以太白山为主的秦岭诸草药,还带来了不少草药标本与实物给大家辨别对比,还有药茶给大家品鉴。

部分草药标本,你能认得其中几个?

这堂草药课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品着纯正的“药王茶”(据说为药王孙思邈常饮之茶),同学们强烈感觉要学好草药课,必须跟师“进山”,毛老师虽身体仍康健,但已年过古稀,进山寻药次数已少于从前,这个实践课组织也着实不易,除了因缘之珍贵外,同学也感到时不我待的紧迫性。老师多年来寻药、制药、诊疗的宝贵经验,以及对食物治/致病的心得也令大家深有启发,大开眼界。【采药专题课程稍后通知,老同学们可以期待】

在认真研究草药标本的同学

虽然大道“宽裕汪汪”,无处不在,但其在医道的具体呈现则体现在医者对它的理解上。医理课上,竹老师从精彩阐释“精气神”,到中西医之间的差别剖析,再到望闻问切、阴阳五行、升降出入的要妙,以及效如桴鼓的疑难症验案,无不展现着一位优秀医者,其对医道、医理的感悟及精湛的医术实操,令大家受益匪浅。

竹老师精于导引按跷与中药炮制,这次还为同学们讲述了学习推拿的次第及要点。

竹老师再三嘱咐同学们:理论、方法、功夫,三者并重,尤其是功夫一定要跟上。

 动以健体,静以澄心

咦,当写下这个标题,小编心中自然浮现的句子是“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本次还邀请了瑜伽教练刘老师为大家带领晨练与瑜伽课。瑜伽有着古老的传承和科学的体系,教会我们合理地使用身体,实现柔韧、平衡、力量的均衡发展。而且它是一套身心灵通调的修行体系,其中的体式练习也是通过身体淬炼灵魂。

双角式

体式练习前的调息,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感受到身体的边界逐渐模糊,与周围的空间融合,渐渐地,与整个宇宙融合,我们的意识在太虚中遨游,乃至感到宇宙在我之中。

在呼吸的带动下,拉伸肢体,直达宇宙的边缘。在老师慈悲智慧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放松,找到了心安。在这种放松、心安的状态中,拉伸竟变得很轻松,在最小的疼痛下,实现了最大的拉伸。由此,对“心者,君主之官”又多了一个角度的认知。

互相帮助,拉筋开胯

在力量的练习中,按照瑜伽的要求,合理正确地发力,恰是最省力的,因为每一块该发力的肌肉,乃至最细微的肌肉,都“各司其职,合力协作”。原来,累、痛,是因为该用力的部位未用力,而让其他部位代偿的结果。

气定神闲站如松。心专注了,静定了,无杂念了,平衡自然保持。心乱则形散,心定则身定。

每天的静定训练,同学们从觉照呼吸中沉淀身心,感受生命本有的能量,持盈保泰,在万籁俱寂中,独悟天地。

 互为“标本”,望闻触切

每晚的诊断实操是一个遍及全身的练习,锻炼大家对于生命信息的捕捉。“望而知之谓之神”,从“眼观六路”开始,觉神、察色、看舌、望形体平衡、形态对称,一步步望诊身体不平衡,锻炼“眼劲”。“闻而知之谓之圣”,从“耳听八方”练习,觉察声音的异同,辨分五行,融于自然,体验声音的情绪、深浅、清浊、干湿、滑涩之感。“切而知之谓之巧”,每个人先从自己的脉象开始,然后所有同学互相平脉,从平人脉到浮沉滑涩,互相验证脉象后的病因病机。触诊更多涉及到手指指尖、指腹的灵敏,诊断从头到脚,从背到腹,从肌肉到骨头,从筋结开始到骨头的错位,触诊让大家体验到身体变化与内外环境的关系,去察觉生命所传达出的信息。望闻触切是一个整体的练习,诊断实操课总是觉得时光飞逝刹那即过,通过大家的探寻和理论结合,剩下的就是多练和不断的实操。

脉诊

望诊

触诊

 结语

五天紧凑而充实的课程眨眼就过去了,从大巴车上的开班式,一到课堂就开始的美妙的瑜伽课,有趣又极其有用的实操课,震开了心结、在生命中会久久发酵不断悟入的元典课,大开眼界的草药课,深入浅出直入根本的医理课……优雅极了而饱含情谊的《归去来辞》《良宵引》还在耳边回响,老师同学们的奕奕神采、矫健身姿还在眼前闪动,带着满怀的收获感悟、依依不舍和功课任务,同学们再次背起行囊踏上归途,明年我们再相聚!共同增益医术,体悟大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深深祝愿所有大医学子志向坚定,

持之以恒,

不负本心大愿使命,

都能收获生命与事业

由内及外的“美之至也”!

大医学员心得

老师以经解经的方式令人受用无穷,慢慢地把以前学的都串联起来了,“黄中通理,正位居体”,仿佛我们在这样的语境下在与宇宙大道连接。老师讲解的“费而隐”实在是发前人所未发,原来这就是一经通百经通啊。

感恩每次在允中相聚,我可以确定我待过的任何团体都无法与之相比。也就是我曾无数次憧憬的精神家园。

——江中医 裕峰

德音老师在课堂讲了如何跟师,跟师时学习的是老师的长处,而不是用圣人的标准去衡量老师,再者,要懂做人做事,真正的跟师不光是学习技术,还要学习大德老师的为人处世。

——甘中医 未霞

这次的收获特别大,很多疑惑很久的事情都豁然开朗了。

从本科到现在,允中真的改变了我很多。无比的感恩。希望自己能够真的成为中医的脊梁,为往圣继绝学。

——江西中医 丽莉

实操课中的望闻问切,让我为难了,因为我脑袋里只有课本上的内容和实习一年为数不多的临床经历,让我的诊断很局限,同学们让我见识到了人家是怎么来望闻问切的,很喜欢这种切磋与交流。

学医的过程中,居然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学习经历,太衰了,虽然我已经毕业,但是五年水水的中医学习,完全不够,重新在大医班上了一下中医诊断学,感觉自己真正的在学医。

——桂中医 唐萍

最痛心的事是看着众生的病苦却无能为力解决问题,内心深处深深地内疚与落寞,得需要多大的愿力与功夫才能把本来圆满的大我融入到为众生的服务中去。虽然生在世间,行走于社会,终究是超越世间,不离自然大道的,放自己回归自然,我想自然当中有生生不息的能量,我要学会善用它来解决世间一切疾苦。

——甘医 王倩

席地而坐,环绕讲道,这种接地气,通古意的上课方式让我大开眼界。真正的学习就该是这样自由,亲和,饱满的状态。

中药文化博大精深,一草一木皆有灵性。毛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很震惊,原来很多熟悉的名字长这个样。后来老师说到了饮食,我小本本记个不停,这都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生活处处有学问,以后要更加留心了。

异彩纷呈的雅乐诗会每次都让我觉得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发自内心的欢畅歌声是真正的天籁之音。场面一摆开就很有范儿,我坐在正对面,都舍不得闭眼。

——甘医 史钰

老师说从心底里面,放下面具,回返天真,干净清爽,一切都很舒适明了。我们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却越来越找不到自己,沉溺在眼花缭乱的事物里不自知,对此,深深忏悔。本来就是圆满清净的孩子,干嘛要这么浪费自己。

既然选择做能够守护一方的医生,就要全力而为,“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陕中医 文文

德音老师的讲解中我印象最深的点:一、摒除我执,破除无明。现在的人都需要学习这点,门户之见、派别纷争都从此处来。在不经意间就会陷入我执,当自己去评判自己的对错的时候,你给自己的这个标准又是所执。一切顺其自然。二、每个人都应各得其位,各尽本分,同时,又应有虽为蝼蚁依旧能心怀天下的气度。连大气度都没有,怎么能有大成就。三、要开根本智慧。看书需要的不仅仅是基础还有那一刹那的灵光,为了这一刹那的灵光,我们需要多读经典,目标可能遥遥无期,但不能畏惧它,不去做永远做不到。

——陕中医 媛媛

静定的功夫和戒律仍然是学习和精进的必备功夫。老师讲到,静定开根本智慧,诚然如此。仔细地练习静定,站桩或盘坐都可以,看清每一个念头,慢慢练习,看清它却不随它,心安住在当下,也不会因为心中生起一个念头而再起什么情绪。静定,首先是姿势的端正和中和,脊柱的挺拔,其次是安静和纯净的内心,之后有念头的越来越少,心念越来越正,心量越来越大,格局越来越大,成为大人。在现阶段,遵守戒律是自我的时刻警醒,遵守戒律来保护自己,敦促学业的进步,使身心清净 ,老师还讲,一个妄念便万劫不复,所以认认真真持戒,老老实实持戒,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此以往的时时必行之事。

——天中医 悦佳

最大的感触是,要在社会上立足,要做一名好中医,要了解社会百态,明白政治、经济、军事等基本常识,才能在接触形形色色不同阶层职业人时应接自如。人类文明演化出来的技术一定要在实操的基础上去体验,去总结,再去升华。竹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坚定了我成为一名体道明理功夫深厚的大医的信心。要学的有很多,要反省的也很多,再加再励,永不放弃!

——北中医 元萍

竹老师讲的关于中医思维,其中阴阳之妙、气的变化之妙无不让我赞叹老师的语言,直中要害,言简意赅,很多自己认为书上定义并不明确的词语被老师一表述马上就清楚了。

——桂中医 何静

元典是心法,瑜伽是身法。

既有疼痛,又有畅快之感,重要的是在不快不慢,不禁不松中练习。不像西方肌肉式锻炼,显得粗莽,瑜伽最大的特点是每个动作都结合了呼吸,于呼吸中伸展,亦于呼吸中调心,渐渐使得身心融合。刘老师说现在很多人感觉是麻木的,肢体末端灵活性大大的下降,便是一个印证。“心者,君主之官。”作为身体的主宰,如果连肢体都难以正常的操控,何来治未病,何来健康?另一个是永远不要放弃,即使在身体拉伸很痛的情况下,也要坚持,与自己的痛和解,全然接受身体的疼痛。如果把疼痛换成生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道理也是一样的。

——江中医 李宁

大医班的瑜伽课,是我目前为止上过的最走心,最喜欢的瑜伽课,无论是晨练还是课堂,全程都在感受气的流动,从头到四肢的末梢,很少像这几天一样这么关注过自己的呼吸。觉照自己、认识自己是最重要的事情。突然想起来《庄子》上讲过:古之真人 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桂中医唐萍

禅瑜伽的练习,刘老师细致、耐心的讲解帮助我们向每一个动作的标准要求靠拢,感觉痛点,觉察到它,观照到它,分解它,穿透它,再温柔地突破它。正是在这种刚柔并济、刚柔交融之中,我们实现了对自我的突破,或者说是对自我给身体设置的界限的突破。正如德音老师所言,“每个人都需要一些英雄主义”。

——北中医 王怡

此次课程老师从中庸逐句逐句的讲解,以经解经,众人围坐,畅所欲言,颇像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讲学杏坛之风貌,实在是一壮观事。

老师对中庸的讲解,很有禅意。记忆最深刻的是,老师问到,什么是“真常须应物”,当问到曾丽莉师姐时,师唤丽莉其名,那一回应便是答案。这是很具有启迪意义的,所有同学在似懂非懂中参悟那个理。当然,理上的明白,还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方是知行合一。这次讲解总体的感觉是在“不二”,在“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在“非空非有”、在“空有不二”。在老师的生动例子的解说下,那种中国文化的思维观渐渐立起来了,原来这才是辩证法。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无入,便是不进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处在一定的位上。人生不仅是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更要有一种超然的姿态,去俯察众生百态。记得师曾说过,既要有一颗入世心,又得需要一颗出世心。

以经解经,有助于我们把经典间的智慧串联起来,因为经典之间本来就是相通的。

后面师又提到了经济哲学,为人处世等道理,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认识。以前常觉得,学医只要把“医”学好就足够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现在看来,医生还得中通人事,毕竟这个行业是无时无刻不与人打交道。

医道与人道同样也是一体,中庸看似与中医无关,但君臣佐使,不就是中医之方,中医之理吗?今天听到师说,所有人际关系的不和睦都对应着脏腑的不和。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心里十分震撼。不禁在想,作为一个医者,我们该如何去认识疾病?疾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坚持每日功课,学会独处。王道,臣道,人道是合一的,上医,中医,下医也是合一的,此为溯源,此为由太极返无极。

——江中医 李宁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大医教育”是允中文教基金会的品牌公益项目,通过设立大医教育奖励基金和系统举办大医教育深度专题研修课程,培养具有大医精神的健康教育师资、医道传承人才和具备中医与中国文化智慧的传媒编辑与文创人才;同时,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研究与传播工作,在基础教育中落实青少年健康教育,以多种形式开展公民健康教育,以倡导医界新风,促进社会文明。

允中文教院文宣部发布

版权属于允中文教院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排版:嘉瑞

编校责任审核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