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技艺不是目的,人生态度才是归宿——中国古代教育“一对一教学”的真相

宋朝的《圣迹二十四图》,是描绘了孔子一生的二十四幅图,其中的一幅叫做《孔子授学图》,画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鲁国,开门授徒讲课的场景:

可以看到,在孔子的课堂上,至少是在宋人想象的孔子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听讲,而是各忙各的。孔子的身边倒是有两排人,可是没有一个人的眼睛是看着孔子的。——孔子只给一个学生上课。两边的学生是排队的。

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真相,让我们从这个惊人的真相开始:一对一教学。

从《论语》到民国文献,到我们亲自采录的上千位读过私塾的老先生,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个别教育。中国古代的老师,授课的时候都是离不开一对一教育的。当然有概论课,有讨论课,有活动课,这些是大家在一起上的,但是,真正的传道、授业时,老师很多都是根据情况进行一对一教学的,所以古代中国的教学效率天下第一。

我们的文化认为,世界没有永恒不变四海皆准的规律,只有“道”。“道”的体是永恒不变的,“道”的“相”和“用”却是变化的,这也只是大致的方向,在《论语》里,大家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给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他是针对提问者的情况回答的。他知道对什么人、什么事应该怎样不同地做,所以他才是明白整个“仁”的人,是得道之人。你想问个“仁”的统一定义,孔子只会针对你的情况回答你该做的。

我们再看一幅日本的画吧,《菅茶山授学图》。

菅茶山是什么人?他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的一位著名诗人和思想家。他的学生们参与发动了“明治维新”,所以他也是日本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教育家,被列入“明治维新百杰”。菅茶山上课,是在他家的院子里。他坐在宽大的屋檐下,学生们则团团围坐在院子里。2014年我去日本采录吟诵时,顺便去了菅茶山的学校遗址,拍下了一组照片。

现场还真如画中所呈现,有宽大的木台和院子。可是,有一个奇怪的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石头盆子,一个高一个矮,一个圆一个方,里面蓄满了水。

我当时问遗址的导游:这是什么?他回答说:这是菅茶山先生的洗手盆。他每次上课前必洗手。我开始想,日本人就是讲究卫生!上课前还要洗手。但转念一想,不对呀,有谁洗手需要两个洗手盆的?于是我又问导游:为什么有两个洗手盆?导游回答:哦,是这样,菅茶山先生认为,大道如水,在不同的容器里会是不同的样子。所以菅茶山先生准备了两个洗手盆,他每次上课前都要洗手,提醒自己,大道在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是不一样的,不可以统一地教他们!这是他的座右铭。

我们再看看明朝的公立学校,每天的第一节课是什么内容: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第一节课,是老师跟学生一对一地谈话,谈话的内容是:从昨天离开学校开始,到今天回到学校为止,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喜怒哀乐、忧愁烦恼,都告诉老师。

这才叫做“立德树人”的教育!知识和技艺不是目的,人生态度才是归宿。《社学教条》开篇即说: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因为教育关注的是心灵,所以要求老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喜欢。这样才能“传道”,即把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传给学生。如果学生和老师之间互相不了解、不信任,那么只能传知识和技艺,是传不了“道”的。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都以为这是夸张,或者等级压迫。不知道这是古人对于老师的要求。老师往往要比父母更了解孩子。这样才能做教育。如果确认国民教育的目标不仅是知识和技艺,而且还有理想和信仰,是“立德树人”,那么根据情况而进行的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就是必须要纳入教学的。

当然,最后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国民教育,离不开能传“道”之师,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现今真正可以为“师”的人才少之又少,所以,培养真正能传道的师资,真的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图文来源于网络

允中文教院编辑部精校

排版:嘉灵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