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整的教育,教育完整的人

文  |  张志勇

 

远离了“人”的教育,是丢掉了灵魂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如此,教育就没有了激情,就失掉了兴趣,就远离了生命。

1

回溯教育源头

看中外先贤如何定位教育

今天,面对极端应试教育的猖獗,人们都在呼唤教育的回归。教育回归的本意何在?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让教育回到其本来的功能定位——育人为本上来。

让我们回到东西方教育的源头,看看人类的教育从其本性上是如何定位的。

 

孔子

遥想2500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他教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而不是现在的语文、数学、物理等。

周公制礼乐以治天下:

“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

“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 

“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

“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的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当年的教育内容与今天的学科教育相差甚远,每个科目都是指向整体育人的,它们构成一个整体。

同时,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孔子是把“学会做人”放在教育首位的。

 

苏格拉底

与孔子同时代的西方哲人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这与孔子的教育主张颇为相似。

不仅如此,苏格拉底也主张,教育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再次,教人锻炼身体。

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借此比喻自己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

透过孔子、苏格拉底的教育实践,我们看到产生于东西方不同文明背景下的教育,却追求着共同的本质——教人做人!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那时的教育没有当下意义上的分科教育,我想,这与当时人类科学发展水平有必然的联系。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苏格拉底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曾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而恩格斯则称他为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显然,那个时代的亚里士多德是全才。

也许正基于此,那时的教育是整体的、不分科的,处于“混沌的整体教育”阶段。而从“混沌的整体教育”走向现在的“分科的教育”,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但这并不能改变学科教育作为育人手段的基本定位,或者说,学科教育整体育人的性质不应改变。

任何学科都应该是整体育人的。

2

远离了“人”的教育

是丢掉了灵魂的教育

我认为,离开人的教育,或培育人,或扼杀人。只传授知识的教育,只追求分数的教育,是撕裂人的教育,是扼杀人的教育。

今天,从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诉求看,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这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整体育人的根本要求。

遗憾的是,或者受制于教育者应试教育的教育价值观,或者受制于教育者整体育人的教育实践能力,在现实的教育中,人们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关注多,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关注少,甚至有意无意地忽视、放弃这类目标。

3

现代教育缺乏最基本的

道 德 引 导

杨守菊老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首届“齐鲁名师”)曾听过一节很精彩的高中生物学公开课——《染色体变异》,但有一个细节却深深刺痛了她。

为了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知,执教老师在教学中播放了几种遗传病(猫叫综合症、苯丙酮尿症等)的多媒体视频。

“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发生率为十万分之一,在国内外均很少见。患儿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头中央部畸形,哭声轻,音调高,皮纹改变等特点,并有严重的智能障碍,而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哭声类似猫叫,并因此而得名。

面对猫叫综合症患者的种种不幸,很多学生却发出了冷漠的笑声。此情此景,执教老师竟没有做任何的引导!

如何看待这位执教老师对这一现象的处理?

杨守菊老师认为,换作是自己,会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那些人是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或者我们本身,你还会觉得好笑吗?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相信学生们的表现会更加有人情味。

在这里,我想起了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谈到,简单而又无比强烈的三种热情主宰了他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极度同情。

显然,那位老师放弃的是对学生的善端的培养,他纵容了恶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那位老师在放弃对学生的人性的教育。

4

教育不应只注重人的

认 知 功 能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曾指出: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

不得不说,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将人的生命整体单独作为认知体来看待的做法,割裂了人的认知与情感的完整与统一,在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同时,却在不断地削弱甚至破坏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系统,进而从总体在降低学生认知发展的效益。

正因为如此,我非常赞赏杨守菊老师下面的话:

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活泼、主动的发展;

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其实,当教育具备这些特性之后,当学生进入了人性成长的自然状态,当学生有了积极主动的进取心之后,所谓分数、升学,就是不请自到的自然成果,“无为而治”。

总之,在教育中关注完整的人,实施完整的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且是整体效益最好、最大的教育。

远离了“人”的教育,是丢掉了灵魂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如此,教育就没有了激情,就失掉了兴趣,就远离了生命。

5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

教育者必须做到这三点

要让教育回归本质,就必须让孩子享受完整的教育。

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培育完整的人。

而完整的人的教育,有“三根支柱”:人、生活与交往。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教育者必须尊重人。

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

在执教“基因的表达”这一课时,杨守菊与学生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杨老师问:“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相貌都不同?”

生答:“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双眼皮和单眼皮,哪一个更好看?”

“双眼皮。”

“那么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比控制单眼皮的基因要好吗?”

“只要不是致病基因,就没有优劣之分。”

“是的,只要是正常人,相貌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表明,任意挑选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个体,其基因的序列差异不到0.1%。但正是这极少数基因上的序列差异,才形成了地球上千差万别的芸芸众生。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拥有他人没有的遗传信息和相貌特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你就是你,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你在世界上是绝对独一无二的。”

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而可贵的,都是值得尊重且必须尊重的。

 

教育必须回到学生真实的生活

罗素早就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杜威更明确地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则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样说:“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天才生物教师,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必须充分地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彼此对人生的体验。

请看一位同学的“生命誓言”:

感谢爸爸、感谢妈妈,感谢你们当初把我生下,给予我珍贵的生命。感谢家人、感谢社会,感谢你们教我学习、培养我成长,让我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生命是朵珍贵的花,她的绽放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在这里我要向所有关心我的人说,生命来之不易,我会好好把她珍惜。我会孝敬父母、关爱家人,以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以回报社会对我的关怀。我会珍爱生命、迎接生活的挑战,让我的生命之花开得最美、最艳、最久。

 

让学生享受完整的教育

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图文转载于网络

允中文教院排版精编发布

排版:嘉灵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