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田力教授 | 《山水情怀中的音乐传播》(下篇)

十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运用大众传播的手段,就在这小小的山谷中像一个懵懂的孩子任其自然地顺势“玩耍”着。许多好心的朋友问我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推介到电视上,让大众传媒给宣传宣传。我却产生一种想呵护的本能。

难道大众传播会破坏它们吗?心里有一个声音:难道破坏的还少吗?我知道作为一个音乐传播者,有着繁荣、推动社会音乐生活的责任。我和研究生们一直在做的这件事实际上也是在探索向社会上输送什么样的,怎样输送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问题。但直觉告诉我,要谨慎,你想传导的是一种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大众传播能做到吗?不能做到吗?难道大众就不需要负载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作品吗?

但是为什么一经大众传播媒介的传导,就会不断的进行价值的消解,收视率那个鬼东西给于编导们一个个下马威,让无可奈何的编导们不断的剪裁着,直到把那些闪光的东西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最后归到娱乐功能的磨盘上才罢休。当娱乐至死的咒语像一个达摩斯利剑悬在空中的时候,还敢把这些刚刚整合还十分稚嫩的十分不成熟的东西拿出来吗?

我终于不再犹豫,在再三的思考中,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创建一种大众传播时代多元化传播中的小众传播。

小众传播并不意味着被传播的东西不能向大众传播,而是出于两种考虑:一,要想挖掘、复兴、继承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需从它最精粹的高文化形态的东西开始聚合,而这部分不属于娱乐范畴的文化传播是少数人需求和关注的,以小众传播的方式比较适宜。也有助于对它的保护和实现现代的整合。二,对于古琴文化的传播,没有自然山水的辉映不足以传导它的神韵和精神。对于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的领悟,不在大自然的启发下,实在难以领受其中的至理。而真山真水中的音乐传播,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小众传播的方式。

大小作为一对范畴,本身就有着自然转换的功能,人们需要大众传播的娱乐消费文化,也需要小众传播实现精神提升的心灵养成文化。但由于现在的商业杠杆作用,在大众传播媒介上传播某种意蕴深广的传统文化,操作程序上很难实现,所以索性从事实上把它们区别开来,各行其事应该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至于中间的转换方式可以做起来再看。我一直相信具有高尚、高贵、高雅特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能够拨动人们内心的心弦的,但是它自身需要在小众传播的土壤中养成与成熟,找到普世的方法,然后以适当的方式推介到大众传播的媒介中,如果能这样不断的聚合养成,又不断的推介传播,形成一个链接式的良性循环,就会达到我们的理想了。只要去做,是可以期待的。

小众传播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抵御目前滥用所谓的中国元素所生成的诸多影视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亵渎。出于猎奇,或是出于江郎才尽,搬出一些中国元素炫人耳目是目前的一个时尚。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人们对什么是马非常的清楚,那么搞出一些非驴非马的东西无关紧要,即使是骡子具有更完美的形象,也不会混淆视听,但是如果人们由于骡子的出现,而根本不知还有驴和马,就陷入混乱了。何况现在出现的并不是骡子这样的优品,形如蟑螂也未可说呢。

中国元素背后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如果能够重新在当代社会的视听语境中得到发扬,占领一定的话语制空权,得到公平的价值肯定,中国元素的任意挥发就无可忧虑了。所以通过小众传播的挖掘、呵护、养成、整合,不仅使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在当代获得一个切实的“存在”,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可供传播的契机和模式。

最近我们把一次雅集活动的实况进行录制,出了一张DVD。作为对自己这几年工作的一个总结吧。在向朋友们播放的时候,我们发现,凡其中的古典舞、古诗词朗诵、书法都艳目可看,只有古琴带给我们的是惴惴不安,因为把它裁剪到屏幕上之后,它所曾经传导给我们的东西几乎衰减了一半。甚至把它穿插在其他形式之间多多少少有种被排斥之感。这是为什么呢?奇哉怪哉!

我记起曾有个搞工科的朋友对我说,在这里听古琴真是一种享受哇,在音乐厅里绝对没有这个效果。真该引人深思,难道真有什么东西是古人藏在古琴中让我们去破解的吗?

慕然回首,这几年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缘在此山中。难道没有了自然山水的环绕,古琴就失去了它那无与伦比的泛音音韵,难道它的个性竟然固执到“曾经沧海难为水”?我们惶然了。细细想来,是啊,最初是在大自然的引导下产生了在山水中传播音乐的遐想,继而在居庸叠翠的自然山水中一步步的探究,难道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何谓庐山的真面目呢?

我想应该就是“天人合一”的山水情怀了。中国古代圣贤曾经将“天人合一”换化出旷达睿智的哲思和境界,我们这些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和喧嚣的街道中的犬子们全部的接受器官已经定格在屏幕和文字的框套中了,一旦放归山野,还有多少对自然的识别能力呢?在文明的污垢中不再康健的身心,经由这自然的山自然的水自然的风轻轻的拂过后也许会产生短暂的灵魂的复苏,一旦回到已有的惯性中就又会麻木过去。而古琴,秉有着它不被束煞放达自在的天性,以自戕的方式给我们做出了提示。

反观十年的历程。许多东西还可探究还可商榷,但回归人的纯朴、真诚、清新放达的自然天性至关重要。它所给予我们的绝不止是闲情逸致和健康的身体,它给予我们的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自处和更好的生存。如何睿智、聪慧具有鲜活的创造力。有一天当我们真的体味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时候,就会领悟天地中那直指人心的无言的开示,大自然的智慧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但是要想领受它,必须去接近它,热爱它,习惯它、需要它。这正是今天的年轻人十分缺乏的。

如何进一步在整合中找到与现代人接轨的形式是我们当前正在考虑和探索的,传播不同于单纯的学术研究,它必须寻找到传播对象的生命活体,本身就体现着继承和发展。如果一个艺术品种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生命力,它就只能作为历史的陈列品放在橱窗里。艺术精神需要艺术品作为载体来实现对它的传播。也需要结合当代的文化艺术接受心里创造出新的形式。我们准备下一阶段在这方面做些努力。

前段时间听到赵晓生先生的钢琴即兴演奏《琴韵》深有感触,我仿佛在其中听到了中国文人雅士的风骨和气韵,这给予我极大的启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在中外两大“琴”的融合斗艳中,开出一个旷世奇葩。整合必定带来新的创造,这是传播的本质,也是传播的责任。

山水情怀中的音乐传播在我看来是我们回归音乐艺术的本真存在,是我们寻找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身份,是我们接受祖先的馈赠,重建华夏精神家园的一个历程。

小编后记

书苑的创办人,是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曾田力老师。用她十八年的执着,十八年的的坚韧,十八年的开拓、十八年的耕耘,十八年的培育和十八年的乐在其中,为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喜爱中国音乐、中国诗词、喜爱大自然雅士仁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让心灵返朴归真的悠然之处。

这里虽然距北京仅有—个多小时的车程,却因地处大山深处,手机沒了信号,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乐得过了几天”沒有干扰”的清闲曰子!

曾田力教授从小学习钢琴演奏,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到中国传媒大学工作以后,为顺应学科发展需要、结合传媒类音乐专业特点,她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了影视音乐研究。多年来她主讲的影视音乐课程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一直是学校的品牌精品课程,很多人都说,听一堂曾教授的课会令人终生难忘!

由于曾教授潜心教学和科研,她可以说是国内影视音乐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正是曾教授的努力搭建起来影视音乐学科更加系统和完备的理论体系,让更多的影视音乐爱好者受益!

正是因为深爱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着的人文力量,内心被中国音乐悠长韵味中深沉的魅力所撼动,出身西乐,影视音乐研究也是硕果累累的曾教授才一头扎进大山里,去探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而得以让我们在文化快餐琳琅满目的今天,不光作为这样小众传播的受益者,还是作为一个有幸从这里开始,更深地接触并沉浸在中国文化、中国音乐魅力之中的人,能够在大千世界,天地之间拥有一处难得安静的聆听和沉思的空间,与自然和音乐结缘——像曾田力教授一样,在居庸书苑,与这一方山水结缘。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允中文教院转载发布

排版:无极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