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 | 家教与母教·下

教育,我们小的时候,开始“六岁入小学”。六岁左右,中国几千年的《礼记》啊,传统文化,叫做“小学”。什么叫“小学”?先认字,认字叫小学。六岁先认字。

然后呢,生活的教育是什么?洒、扫、应、对,家庭的教育。所以教育啊,中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为基础,不是靠学校的。

这里我又岔过来讲,真的讲中国教育啊,那很严重了。我们几千年的古代教育,从哪里开始呢?“胎教”开始。一个太太怀孕了,马上开始教育,先教育这个太太,这是中国古代。你们讲的儒家,中国文化啊,《礼记》中都有的。周朝以前,一直到差不多秦汉这个阶段,教育严重到这样,胎教开始的。太太一怀孕了以后啊,住的房间不同了,挂的画也不同,讲的话,穿的衣服也不同,教育胎儿。孩子生出来以后呢,父母家庭教育开始了。

现在的教育,我发现是第一流的家庭受最末等的教育。尤其在香港啊,在外面的华侨,在台湾,我所看到的,第一流的家庭,很有钱,两夫妻都是有汽车出去做事了,孩子生了呀,找一个菲律宾的、印尼来的保姆,哎,保姆,就交给她。所以第一流家庭的孩子,都受最末等的教育开始。

教育是从父母的言教、身教开始,由胎教到家教。像我们小的时候到别人家里去,人家看我们讲,哟,这个孩子是谁家的啊?嗯,人家说,哎,这个孩子是南家的啊,南某人的儿子。哦,很好噢,很有家教。没有说,像现在一样,他什么文化程度啊?他读到博士没有?哎,那不理你这一手,你拿到博士做官回来,一看你这个言行举止不对,哎,老辈子说,这个孩子没有家教的,还出去做官呢?这样骂人的。这是我们传统文化。

——《南怀瑾先生在海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

 

依照古礼,父亲不教自己的儿女;但是为了教育子女日后的立身处世,社会上有些坏事情,是应该让儿女知道的。反观我们中国的父母们,有几个敢把社会上的坏事,或者某些人的丑事教儿女了解?从前我有一个朋友就很难得,对于烟、酒、嫖、赌等不良嗜好,都带儿女去看。可不是由自己带,而是转托朋友,带他的儿女到这些场合去,好让他们自己认清楚,这些都是坏事,对自己都是有害无益的,都不能做的。这是教育的一种方法。

现在的年轻人真可怜!家长们拚命要他们读课本,不许看小说,结果念得一个个呆头呆脑,念到大学、研究生都毕业了,而对于人情世故,一点都不懂。所以我常常鼓励他们看小说,我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我不喜欢他们读死书,有时候我带着他们看小说,武侠小说、传奇小说,无论什么小说都看。不过他们自己找来了什么小说,要告诉我一声,因为有一部分小说,如果还没有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则不必看,看早了,不见得有好处。小说看多了,会懂得做人,也会通晓人情世故。小说上的那些人名,差不多都是假的,而所描写的事情,却往往都是真的,在社会上就真的有那些事情。至于历史上那些人都是真的,但有些事情,你没有经验就无法了解。没有做过大官,就不知道大官的味道,那就只有看小说才能通晓。

孟子在这里说,对儿女的教育,由父母亲自来教,在情势上是行不通的,因为正面的教育很难。因为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孩子想看个电视,父母就摆出威严的态度,用命令的口吻禁止,而朋友较为客观,也就较为理智,就不至于过分严肃。实际上儿女已经很累了,看一点电视轻松轻松,并不过分。

所以教子女正,子女如果不正,就生气责罚他们,子女心里已经不满了。子女再看看父母所做的,正与他们教自己的相反,于是就更愤愤不平了。因此,父子之间的代沟,相互的不满,早在子女幼儿时期,就已经播下了种子。因此,孝道是很难讲的。父母子女之间,如果有了芥蒂、嫌隙,那就太不幸了。

现在许多青年人都不满现实,其实不止是现在,无论古今中外,青年人都是不满现实的。纵然是最好的时代,一切都上轨道的社会,在青年人的心目中看来,也是讨厌的、不满的、要挑剔的。我们都曾经走过青年时期,多少可以体会到现代青年人的心理。只要从年轻人的一些小动作上,就可以看到他们这种不满现状的心态。例如一堵墙壁,装修得蛮漂亮,他却要划上一条痕迹;一个好好的瓷瓶,他却要用东西去敲敲,似乎才过瘾。他们这样做有理由吗?没有理由的,就是潜意识的反叛性和破坏性在作怪。所以青年人之不满现实,是当然的。作为一个领导人,在教育上,领导方法上,就要懂得这个道理。

古人的教育,是易子而教,两个互相钦敬的朋友,往往相互教育对方的子女,而不教自己的子女。像现在的青年,几乎没有不犯自渎的毛病的,但父母们对于这种事都不教,因为不好意思开口。直到最近,这种“性教育”教育界才正视、讨论它。但仍有些偏僻的地方,老师们碰到这一部分的教材,就避而不谈。其实在六七十年前,也有这种教育,聪明的父母们,想出变通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用易子而教的原则,由朋友来教;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引用某些因此受害的现实例子,做启发性、暗示性的诱导。这是为了孩子一生健康所系,不得不教。

——《孟子与离娄》

 

中国文化得以保持三千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女性,这个很重要了。一个家庭有个好主妇、有个好妈妈,才可以讲齐家之道。男人是英雄,征服了天下就做皇帝,但把这个皇帝的账算一算,除了周朝的天子,周文王一家,没有几个好皇帝好家庭的。秦以后,汉、唐、宋、元、明、清,大家可以翻开历史来对证看看。不过,中国历代都有好的主妇,所以讲到中国的教育,齐家之道,母教最重要,有个好的女性很重要。

像影响我很大的是我的祖母和我的妈妈,当然父亲影响也大,但是不及我的祖母跟母亲。现代女性教育很普及,可是女性反而很难做好贤妻良母,将来就更难了。所以我在《原本大学微言》中,把历史上这些王朝以及家庭,大概拿来批评一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母教的重要、女性的重要。

大家学佛,虽然读书不多,但念过《金刚经》吧?佛是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就是治世的帝王,所以释迦牟尼佛生下来,算命看相的说,这个孩子将来长大应该做转轮圣王,统治全天下,则天下太平;如果不做转轮圣王,就要成佛。成佛是干什么呢?走教育、教化这一条路线,也就是师道。

中国文化三个道路,一个是师道,做老师教化、教育,超然的;一个是君道,做治世的转轮圣王,那是好的帝王,不是普通的领袖;再一个臣道,做个好的宰相,辅助圣君使天下太平。君道的转轮圣王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个好太太;转轮圣王有七宝,第一个就是女宝,好的夫人,这太难了。所以我写《原本大学微言》提出来,中国这么多皇后,算是好皇后的,第一是朱元璋的太太马皇后,第二是刘秀的太太阴丽华,当然唐太宗的皇后也不错。所以齐家之道是最重要的,要有好的教育。但要做到齐家是非常难的。

齐家之道在女性,因此一个家庭要有一个女性主持。不止中国,你看十九世纪以前,西方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还有美国、英国等等也都有好主妇啊,可是儒释道三家,以及天主教、基督教都是重男轻女的,包括佛教在内。佛教说女人不能成佛,我不认同,佛经上明明说过有女人成佛的啊!又说女人不能出家,我也不认同;即使释迦牟尼佛现在再来,我还可以跟他讲,这个怎么搞的?你可以方便说,但不要搞错了。诸位,现在整个人类社会已经在变了,时代女性受了教育以后,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做不到了,贤妻良母也做不到了。所以讲女性的教育,与带孩子的关系问题,实在太严重了。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允中父母学堂编辑整理

排版:嘉灵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