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良教授 | 武术健身训练的理论基础——经筋(筋脉)学说的科学阐释

作者:茹凯, 苏学良

摘要:中国武术的健身功能、训练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整体性,那也是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独特性的集中体现。有关武术的技术与理论,目前多运用现代生理、生化和生物力学等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阐述,分析还原的方法多,系统整合的方法少,失去了传统理论的特色。本文针对与传统武术技法有密切关系的、中医学中具有系统整体观特点的经筋理论,先用分析还原的方法、运动生物力学理论阐释了经筋系统的物质基础,后用运动神经控制生理学理论、系统整合的方法论证了经筋学说的系统调控学基础,重新阐释了中医经筋理论的科学内涵,说明了传统武术训练和健身应用中都是以它做为理论指导,经筋理论的科学阐释将有利于传统武术及医学理论的现代化,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科学发展及其在群众健身、运动训练及文化教育活动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武术理论中医经筋健身训练

形成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华武术,以其独特的运动体系和健身修养功能,被世人所广泛接受和应用。传统的武术理论是以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医药养生学、兵法谋略学为基础。研究问题中,充分体现着传统科学的直观体验和整体系统为前提的思想,故得出的一些结论也具有以上特点。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武术要现代化、国际化,必须要借鉴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对其传统理论进行现代化或现代化的阐释,以使其走向现代体育科学的殿堂,利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推广,更好地为竞技、健身、文化教育等服务。

目前,现代体育健身与训练的理论研究,其中心主要体现在生理、生化和生物力学三个方面。对体育的健身和康复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育运动的强身功能(提高身体生理功能)及其生理生化机制,二是对一些慢性运动系统、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疾病的康复效果观察和生理生化机制研究上;对体育运动技术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运用生物力学对运动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和诊断方面。运动技术与健身效果之间的科学关系尚缺乏有效的研究,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但尚缺乏理论的创新与升华。经长期的科学研究证明,武术具有很高的健身和康复功能,而且与现代许多健身体育相比,武术的健身功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整体性。究其原因,与武术的综合、整体的技术训练理论体系有密切的关系。

如何在借鉴现代科学理论的同时,挖掘总结和研究完善武术自身的健身和训练理论体系,对武术国际化的传播与发展,至关重要。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和传统理论,离开传统理论,武术将失去生命力,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关键是传统与现代如何接轨的问题。本文即试图对与运动科学最为接近的“经筋理论”进行研究,为相关研究开拓方向。

1 经络经筋学说的概说与研究现状

“拳起于易、理通于医”,经络气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传统武术健身训练的指导理论之一。经有“径”之意,即通道,在中医学中,经络是沟通人体内外、上下,通行气血,传导感应的一个网络通道结构,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阴阳平衡,维持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

在医学科学界关于经络是否客观存在和其本质的研究和争论已久,发现了很多经络现象(如,循经感传现象,低电阻高通电现象,共振高声导现象,放射性核素等循经扩布现象)这些现象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经络的存在性。但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呢,根据临床经络现象,医学科学家提出许多假说(血脉说、神经说、筋脉说,外周说,中枢说,第三平衡系统假说,感觉的临近接通假说等),但都不足以概括解释所有经络现象。概括言之,现在基本认为经络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多结构、多层次、多系统的综合的功能结构系统。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经脉是主干,又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其中十二正经又是主干,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按手足阴阳分布很有规律。另十二正经还有其附属结构——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经筋”是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络论述中被看作经络的“筋肉”结构而附属在经络系统中。最早也最完整地记载了“经筋”学说的文献是《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第十三》,其中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路线、分布部位及常见病候。以后,历代中医学家似乎不太重视这个中医学中的冷门,很少有人专门研究经筋。所以,有关经筋的研究一直局限在《灵枢经》的论述上,基本没有发展与创新。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武术与养生导引术的修炼中早已广泛地应用了经筋理论,如少林武术之易筋经,武术中的捏筋拍打法,并形成了武术伤科独特的骨伤、筋伤治疗方法。但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未见到其理性研究与总结的文献记载。但随着近几十年来的经络现象研究的广泛开展,已有人开始注意到经筋学说的意义与价值。日本的研究者认识到“经筋是经络的运动力学系统”,平田内藏吉氏因之而提出“中心运动法”。黄敬伟医师在传统广西壮族民间疗法基础上,以传统经筋学说结合现代软组织损伤学立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筋疗法”。吕嘉戈也在临床推拿学基础上提出了经筋疗法。

经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经筋实际上就是有关经络实质研究中“筋脉”说的物质基础,中国武术的训练方法中有关的实践与经验总结,是中医经络经筋理论的来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经筋学说应是传统武术锻炼的理论基础之一,经筋是传统武术练习的物质基础之一。但长期以来,经筋学说被束之高阁,没能得到研究者们应有的重视,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阐发。经筋理论规律的再认识与深入研究挖掘,将对运动训练、运动损伤防治和运动健身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从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等角度对经筋理论、现象和实践价值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阐释。以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经筋学说研究的重视。

2 经筋系统物质基础的生物力学阐释

2.1 经筋结构的内涵分析

经筋在人体呈基本纵行的束状、带状的分布,从指、趾末端起,沿人的肢体纵轴走行分布终止在胸腹及头面,与“十二正经”并行,分属于十二正经,与十二正经同名,有“十二经筋”之称。经有“径”之意,即路或通道。“筋”泛指人体中韧性极大的软组织,在中医理论中,皮肉筋骨脉是不同的组织结构,一般认为筋包括人体结构中的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滑膜等结缔组织。经筋,又叫“筋经”或“筋脉”,是全身的筋互相联结而形成的一种“通道”结构系统,具有“束骨利关节”的作用。也就是说“筋”在将人体周身的骨骼、肌肉连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时候,自己也形成了一个功能与结构相统一的“筋系统”——“筋经”系统。它成脉络状分布,是中医学中某种“气”的运行通道。

2.2 经筋结构与功能的生物力学本质分析

经筋系统的内涵并不仅仅是不同部位的筋组织联结在一起的结构统一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功能的相关性和整体性,表现出独特的经筋系统整体性功能特性。像平田藏吉氏“中心运动法”表明的运动相关性,传统武术讲的劲力运行,都与此相关。

经筋是一种通路,什么在其中运行呢?经分析我们认为最本质的是力或讲“力能”,确切地说是“应力波”。在人体中,机械力是由肌肉收缩而产生的,产生的同时即沿着联结肌肉的“筋”传导,即顺筋而行。力通过筋作用于骨,不同部位的筋力通过骨进行整合,最终作用于关节,从而产生统一的有目的性的肢体运动。这种在筋骨中传导的力,在生物力学中称为“弹性应力”,它波动和振荡的方式在筋组织中传导,经关节部位转折,向下一肢节的筋传导,依次延伸。在人体主观感觉中形成所谓的“气行”感。这种应力波与传统武术中的“力气”对应。

在人类身体的发生发展进化的过程中,力的传导是无时不在的。从发生学角度讲,是这种传导的应力(力气),使筋形成了其独特的组织和功能系统——“筋经”或“经筋”,即力的特异传导结构系统——“劲路”或“力路”,用现代语言来讲,即是力的“传送带”。

2.3 经筋的材料力学基础分析

弹性应力在介质中是否能沿一定方向“顺利传导”,与介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主要涉及介质形态的一致性、材料质地的均一性及材料的连续性,这也是人体中的筋系统健康状态的标志。否则,力在传导过程中就会产生所谓的“应力集中”现象,引其筋的急性断裂或慢性疲劳损伤,产生筋病或经筋病。

通过以上分析,“经筋”系统的理论是符合现代生物力学中材料力学的原理的,其结构基础是科学的,存在着客观性。

3 经筋运动的神经调控生理学阐释

经筋系统不仅有客观的结构系统,更重要的是其在功能活动中表现出的系统性,即特有的“经筋运动”现象。这需要从神经生理学系统控制的有关方法来进行分析。

3.1 经筋功能的系统整体性

经筋系统在人体内形成一个机械弹性网络结构(骨关节是支撑这些弹性网络的“刚性”支架),在一定条件下,人体生理活动产生的应力波(力“气”)可以在其中自由振荡传导(气行),直至被吸收而消散。人体在运动时,肢体任一局部的肌肉关节的运动产生的应力波均可通过经筋的弹性网络向特定方向传导,使相关部位同时产生运动感觉,从而表现出运动感觉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和整体性。

在这种力的相互传导感觉现象的基础上,人体在自然发生与发展进化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反射规律,以调控人体的身体结构、形体姿势和运动状态,使其平衡、统一、稳定、省力,反应与调控敏捷。这些调控的实现,也是按一定的经筋规律来进行的。

所以,可以说,经筋系统在感觉和反应两个环节上都表现出功能的系统整体性。平田氏的经络肌肉用力感和其经络运动法就是其表现,武术中的“力起于足跟,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四肢”的规律描述也是经筋运动规律的体现。

3.2 经筋系统整体运动的适宜结构条件

影响应力在人体经筋系统中传导状况的基本条件有:(1)经筋的紧张度。张力大,紧张度高,则应力波传导快而远;松弛,紧张度低,则传导慢而近,就近被吸收。(2)关节的角度(肢体骨关节结构)。它影响应力在关节部位转输的顺畅与否。关节角度适当,经筋应力可顺畅地绕关节沿传导。否则,则会造成应力在关节转折处的经筋部集中,造成“应力性损伤”。

3.3 经筋系统的神经感觉与调控基础分析

经筋各部广泛存在着的张力感受器——腱器官,是经筋感觉的主要外周基础。脊髓后角灰质是其低级感觉中枢,小脑、大脑皮质下和大脑皮层都有其逐级提高的感觉中枢,最后在大脑皮层感觉区综合而成“经筋感觉”。由于经筋系统的外周结构的连续性,在大脑中枢形成的经筋感觉也是连续的。

在经筋的各级感觉中枢水平,都存在着相应的运动调控中枢,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运动条件反射。各级中枢都有对传入信息整合处理后,向与各经筋相关的肌肉纤维发出特定的舒缩指令(“经筋反射”指令),调整关节角度、肢体位置,调整经筋的张力状态,产生协调的肢体姿势或运动及经筋感觉。各级中枢相互协调,统一整合,是经筋调控的重要环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功能状态也直接影响经筋的功能状态,表现出心理对身(生)理的影响。内耳平衡感受器的传入信息也是经筋整体平衡状态调控的感受基础。

完整的经筋系统既包含其外周物质结构基础,又包括着对其起调节控制作用的神经系统部分。缺少了神经系统的部分,则不能发挥经筋的系统功能,也就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经筋学说。所以经筋是由各部分的“筋”组成,但又高于“筋”。因为它有神经系统支配下的系统功能特性。因而经筋是“形而下器”与“形而上道”的统一概念。

4 经筋病的临床病理与诊治学阐释

从以上分析,我们已知经筋学说既有其外周的结构基础,又包括其中枢的神经调控系统。经筋系统发生病变后,主要表现出筋的体征与症状,如挛缩、结聚、痿软、迤长,感觉紧张、困重、酸痛或疲乏无力,在患处触诊常见结节、条索或松弛。但其发生原因既可以在外周,也可以在中枢。即“经筋病”是包括其外周的物质结构发生病损(如,软组织损伤)或其各级中枢的神经调控机制发生紊乱(如面瘫、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症、癫痫等),外周与中枢、心与身相互影响。如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的发生,与反复腰部扭伤有关,也与长期的姿势不良、精神紧张(中枢调节不力)有关。经筋病常表现循经扩布现象,表现出系统相关性。肩部损伤可引起腕关节筋病,腰部筋病可以影响到背、颈和下肢,导致那些部位的筋病。

根据经筋的生理病理特性,对于临床许多与筋有关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形成有特色的“经筋疗法”,对临床一些疑难杂症,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5 武术健身与训练中经筋理论的应用阐释

5.1 导引舒筋

在武术功法练习中,有很多抻筋拔骨的方法,其机制即在于对经筋系统的锻炼。长期锻炼可“易筋”——“易骨”,使筋脉舒展,柔韧有弹性,“骨正筋柔”,便于劲力的透达,利于气血的运行,身体运动的灵便,能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预防慢性骨关节疾病。

5.2 整合炼势

武术套路、散手和一些桩功的锻炼,实质上是在筋骨舒展的基础上,以神统形,以形炼势,形成中华武术所特有的神韵。在健身中可锻炼人的神经系统,提高人的神经心理调控能力。

5.3 以势生劲

筋者,劲也,没有高质量的筋骨,就不会产生武术所特有的整体劲力,筋是劲的基础。武术锻炼中在长筋合势的基础上,反复练习,逐渐产生高度整合的自动化的劲力、功力。

6 结束语

经筋系统是经络系统的物质和功能基础之一。利用经筋原理可解释很多经络现象,临床病理现象,可以阐释武术健身与锻炼的机制。本文只探讨了经筋理论的科学涵义,对经筋系统的具体脉络结构,运动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研究,使其真正的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健身运动的分析和指导上。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传统武术家和现代科学工作者共同的努力。经筋理论的深入研究,将其运动结构和运动规律挖掘出来,分析各种武术方法中的运动规律,将会对武术学是一个重大贡献,也将为经络学及中医学研究开拓一个新的方向,有很广阔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嘉戈.气功医学中经筋学说.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1〕吕嘉戈.气功医学中经筋学说.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2〕黄敬伟.经筋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2〕黄敬伟.经筋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3〕周明,周稔丰.易筋洗髓经.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3〕周明,周稔丰.易筋洗髓经.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4〕苏学良.乾字龙门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4〕苏学良.乾字龙门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5〕吴志超.导引养生史论稿.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5〕吴志超.导引养生史论稿.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6〕张维波.经络是什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6〕张维波.经络是什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7〕刘澄中.临床经络现象学.大连:大连出版社,1994年2月第一版〔7〕刘澄中.临床经络现象学.大连:大连出版社,1994年2月第一版

〔8〕赵芳,周兴龙.人体材料力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8〕赵芳,周兴龙.人体材料力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

文章转自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允中文教院转载发布

排版:嘉瑞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以复制哟~